央广网济南8月17日消息(记者程立龙 李舜)“在涿州救援期间,遇到最大的危险就是涨水之后,水面上下各种未知的障碍。”当回忆起在河北涿州救援的那段时间,郑立博向央广网记者讲述了他的经历。
【资料图】
郑立博是济南市消防救援支队的一名消防员,8月2日至8月11日,他一直奋战在河北涿州抗洪救援一线。
进入8月,河北涿州汛情持续引发关注,作为山东消防济南增援分队的一名消防员,早在8月2日,郑立博就来到了涿州参加救援工作。他告诉记者,刚到一线,自己被安排到涿州的南北主干路——腾飞大道,驾驶橡皮艇执行搜救任务。
“当时街面上的积水有3米多深,路口的红绿灯离水面只有1米左右的距离。”郑立博说,水面下的树枝、垃圾都可能划伤橡皮艇,影响救援进度;水面上的电线,也威胁着橡皮艇乘员的安全。
郑立博回忆,当时一艘橡皮艇上有4名消防员,1名当地工作人员作为向导。面对众多危险因素,橡皮艇只能降低速度,逐户搜寻未撤离的人员。郑立博介绍,搜救过程中曾发现一名74岁的独居老人不愿意离开家,在当地工作人员和自己的劝说下,老人最终安全转移到安置点。
搜救工作不仅是和洪水“对着干”,也是在和天气做斗争。郑立博说,当时涿州气温在35摄氏度左右,水面漂浮着油污和垃圾,气味让人反胃。为了保护自身安全,搜救人员必须穿着厚重的密闭式救援服,每次完成任务之后,都能从救援服里倒出一摊摊的汗水。当时,自己和身边的几位战友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中暑、发烧等症状,但是这些困难也没有阻挡搜救进度。
搜救任务结束之后,根据安排,郑立博对当地小区开展排水排涝工作。在涿州天伦湾居民小区,洪水过后居民已经回到小区,但是地下一层的储藏室和地下二层车库仍在水面之下。郑立博说,这次带到涿州的供排水机器人每小时可以排水780立方米,他的小组分成两班,每班工作24小时,一共从这个小区向外排了11.3万立方米的积水。
“当时小区内的几位大娘很让我感动,她们每天多次来看望排涝一线的消防员,有时拿两三个洋葱,有时拿几瓶水,非得留下来。”郑立博介绍,洪水过后,这些仅有的蔬菜和饮用水对于居民来说十分珍贵。“虽然几次推辞,大娘却非要拿给我们,大娘的热情让自己眼里湿润起来。”
8月8日6时,这个小区的排水排涝作业全部完成,当地居民赠送给郑立博他们一面写有“千里驰援、排涝解难”的锦旗。
当记者问郑立博,得知去涿州抢险救援的时候,到底怕不怕?郑立博认真地说,在去涿州的路上,的确有一点紧张,但是没有觉得害怕,只是不断刷着手机上的最新消息,了解当地受灾到底多严重,想的是快点到抢险一线,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。
据了解,8月11日22时,山东省消防救援总队跨区域增援河北防汛救灾排涝任务完成,全体指战员凯旋归建。在河北期间,山东省消防救援总队跨区域增援队共参加抗洪抢险113起,出动指战员2682人次,出动车辆371辆次,舟艇205艘次,营救疏散被困群众1099人,完成30处作业点排涝任务,排水排涝211.3万立方米。
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“央广网”客户端。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24小时报料热线400-800-0088;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“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”线上投诉。版权声明: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。转载请联系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。
关键词:
Copyright 2015-2022 大西洋地质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2 联系邮箱: 562 66 29@qq.com